在中国建筑界,地主俞挺一直是极特殊的存在。其Wutopia lab的作品在海外搜索量稳居前三,而他犀利的个人风格也常引起诸多争辩。
然而毋须争辩的是,从领头发起FA青年建筑师奖,到今天推荐的10+神奇青年建筑师,俞挺老师对发掘建筑“后浪”有着不竭的热情和动力。俞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们见多识广勇气足,比老一点的更有出息。
上周,俞挺老师与小雷锋聊起来,说要写一篇自己2020年用眼角余光发现的10位神奇青年建筑师。选择的标准很有趣:在海量的信息中,仅靠一张建筑的照片打动他。
“我看见好苗子就心动?!?/span>
以下是俞挺的看见
在新冠封城和陪床夫人的漫长的隔离期间,碎片化同时海量的信息如同潮汐漫过我,帮助我打发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在其间有几个作品在浪尖闪烁着太阳反光而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陌生而年青的建筑师的作品,我不确定是蓄谋已久的一击还是漫不经心自己也没明白的天才灵光一闪。但确实在某个时刻打动了我。
选择理由
这些作品为何打动我,或者说代表这些作品的唯一的照片为何打动我?当我把这些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明白是这些照片展示的场景关系打动了我。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事件组成的。建筑应该作为一个事件的集合而不是一个物体进入场地从而建立并互写于周边的关系,由此产生新的事件。这些作品无论有意无意,都揭示了这种可能性。这种极大激发场所和生活戏剧性的可能性猛地打动了我。
一点感想
通过我的朋友圈,我找到了这些建筑师,却意外地发现他们有着千差万别的背景和经历。出生年龄从81年到94年不等。有传统名校毕业国内成长的,有传统名校毕业国外名校深造的,有普通学校毕业进入名?;蛘吆M庋I钤斓?,也有普通学校毕业直接进入明星事务所历练的,还有海外学校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习的,本科非建筑学毕业硕士转专业的,更有本科非建筑学毕业直接在工作中转专业的。他们呈现一种令人欣喜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我的推测是,这说明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各地大大小小的国营设计院为主导的第一阶段,到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爆发背景下的学校建筑师,海外事务所,大型民营设计企业,明星独立建筑师为主导的第二阶段,建筑师的时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第三阶段。
我们的业主越来越五花八门,这些生动的建筑师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业主,而不是因为规模而显得意志不坚定的面目模糊的房地产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这些非传统意义的建设方业主给了不同背景建筑师各种各样的场地来展示他们勇气以及实践的机会和创新的可能?;诖耍疑踔量梢岳止鄣卦ぱ晕蠢词?,才是中国建筑师爆发的十年。
一张照片
我最后在本文仅仅展示了最初打动我的一张照片。我看了其他照片。了解越多,发现反而削弱了作品的表现力。
一管之见
我发表的仅仅是看到照片那刻即时的看法,并不是解读作品或者做建筑评论。
作为读者,这种即兴短暂的阅读在那个时刻瓦解了作者的权威而产生的看法,或许可以成为作者日后创作的参考和引起其他读者的触媒。所以每个作品我都附有了作品链接。读者可以循迹探究作者的原始设想或者其他抛离作者的可能。
Largo:Wearing a vest 摄影©冀雅琼
神奇青年建筑师
月河对影:重庆江景民宿 摄影©青微舍
神奇青年建筑师
瞻院 Courtyard House for Gazing 摄影©朱雨蒙
神奇青年建筑师
Limit Studio 雨婷©一筑一事
神奇青年建筑师
台上之家–大有101 House of Steps – Dayou 101 摄影©成直
神奇青年建筑师
众方纪 Singer House 摄影©孙海霆
神奇青年建筑师
互舍 摄影©朱雨蒙
神奇青年建筑师
阳光下的尘?!径隒OLMO的房子 摄影©吴嗣铭
神奇青年建筑师
苍南砼寮 Cangnan Concrete Hut 摄影©朱润资
神奇青年建筑师
苏可咖啡锅炉房店 摄影©田方方
神奇青年建筑师
一点遗憾
我在整理这些建筑师的开业所在地时候,意外发现5家在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和上海各有一家。作为上海建筑师觉得有些不服气,就浏览了有方,谷德以及archdaily关于上海青年建筑师的报道??上У氖俏茨芨谋湮业拿ァ?/span>
关于排序
除了一头一尾刻意安排了的女建筑师外,其余排序无关喜爱程度,只是随机。
这是彩蛋
11月27日陪女儿去宝山三邻桥参加Floorball比赛。被三邻桥节制的设计但丰富的空间以及完整叙事所打动。我通过谷德找到了建筑师,但我发现所有照片都无法准确描述出我在现场的惊喜。
所有的照片都呈现一种定式化的好,但似乎在生动活泼的现场之间隔了一张纸。这也提醒了我,建筑最终还是要以现场感来表达作为和其他艺术的差异。而摄影师终究不是建筑师本人。
这个彩蛋我就不放照片了。我希望读者有机会自己来这个场所,参加体育活动,跳个舞,撸个烤串或者看一场露天电影。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